近来,种粮我省多地持续高温干旱,保险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护航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减压阀”和“稳定器”的安心作用突显。
织密“安全网”洒下“及时雨”
——“田里干得很,种粮今年估计会减产三成左右。保险好在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来兜底。护航”
8月26日,安心桐城市龙腾街道新桥村的种粮乡间道路上,长长的保险白色水管,一头连着河沟,护航一头连着稻田,安心看着潺潺的种粮水流,程斌的保险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意。
“高温干旱好多天了,护航附近不少河沟里水都快没了,更别说稻田了。 ”今年40多岁的程斌,皮肤晒得黝黑,说起话来嗓子有点沙哑,“好几天没睡个好觉了,田里干得很,今年估计会减产三成左右。好在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来兜底。 ”
17年前,程斌从上海返乡创业,流转土地,干起了农业;17年后,当年的小程,成了村民口中的“程总”。
“目前,我流转了3600亩地,成立了安徽新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规模上来了,成本也跟着上来,一旦有个天灾,那真是好几年都恢复不过来。 ”程斌告诉记者,之前种植的再生稻,受灾较为严重,更让人头疼的是,3000多亩中稻正处于抽穗期,急需用水,“抽水、买设备、用电……哪样不需要钱? ”
看着田里裂开的地面,每天上千元的电费,程斌急得整晚睡不着。一个电话给他带来了转机。 “不幸中的万幸,今年买了政策性保险。我上午给国元保险公司打电话,中午工作人员就顶着大太阳过来了,现场查勘定损,没几天,4.97万元的赔付款就到账了。有了这笔钱,大面积的稻田就有救了。我相信熬过这段时间,慢慢会好起来的。 ”程斌说。
与程斌一样,最近,池州市秋江街道三联村的种粮大户曹必峰也忙着为自家的稻田“补水”。
“太热了,四五十亩田的水稻基本都枯死了。虽然很揪心,但好歹有保险。”曹必峰说,“我们农民最怕遇到这种灾害性天气,但是农业保险就像一颗‘定心丸’。我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会投保,买了保险就安心多了,就算有自然灾害也不至于那么慌,至少能补偿一部分。 ”
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8月18日,该公司共计接到报案8301件,涉及农户 14.45万户次,报损面积205.36万亩,报损金额3.6亿元。
扩面增品提标护航“三农”发展
——“从‘保基础’到‘保特色’,促进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满足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给种植业带来较大影响,养殖业也受到波及。
“在持续高温中,人的身体会出现不适,蛋鸡也一样。七八月份,蛋鸡不仅产蛋量大大减少,死亡率也增加了不少。 ”坐落于广德市的安徽荣达禽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的现代化蛋鸡养殖企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国元保险广德公司为他们的45万只蛋鸡提供了900万元的风险保障。这次高温,他们报案之后,保险公司第一时间来现场查验死亡蛋鸡数量,确定损失后,赔偿了17万元。
从粮食作物、特色农产品到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农业保险保障网覆盖面越来越广。安徽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说,全省农险险种超440个,基本实现了安徽特色优势农产品全覆盖。 “在‘低保障、广覆盖’的阶段目标达成后,我们引领辖内各保险机构开启了农业保险从‘保基础’到‘保特色’的升级之路,促进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满足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 ”该负责人表示,2021年,全省特色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36.24亿元,同比增幅超70%,不同地区和品种财政补贴比例为40%到80%。
“我们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向 ‘保成本’‘保收入’‘保价格’升级,开发小麦种植收入保险、杭椒价格指数保险、生猪养殖补充保险等创新产品。”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18日,他们共接到淡水鱼、小龙虾、河蟹等水产养殖户以及大棚蔬菜、茶叶、瓜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户报案811件,涉及农户4435户次,报损金额3339.2万元。
今年上半年,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扩大实施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在主要产区探索开展大豆、生猪、鸡蛋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保障对象原则上分别为单季大豆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以及生猪出栏量500头以上、蛋鸡存栏量5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主体;鼓励市县结合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优势,围绕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空间、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以奖代补特色险品种之外,引导支持保险公司探索设立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家庭农场种植业综合保险以及农机具、肉牛羊、水产养殖等方面创新险种。
加大政策支持助推农险升级
——“推动提升农业保险精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为广大农户提供更高效的保险服务。”
抵御灾害、防范风险是农耕历史长河里永恒的话题。
农业保险的本源,就是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和风险管理功能,通过组织经济补偿、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担当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器”、农村发展的“稳定器”。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种植大户对农业保险非常关注。“我们种植面积大,一旦有个灾害性天气好久都缓不过 劲来,因此购买农业保险非常重要。我希望在遇到大灾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定损理赔的科学性、合理性,把好政策兑现好。 ”有种植大户建议。
我省农业保险机构也在不断提升信息化、数据化和自主化水平。 “对于能确定为绝收的,我们立即启动理赔工作,对于损失暂时不能确定的,启动预赔付机制,开启理赔‘绿色通道’先行支付部分赔款;对于大面积灾害和灾害损失鉴定不能达成一致的,聘请第三方农业专家参与查勘定损,提高定损精确度,针对农户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同时,简化理赔手续,运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查勘定损,提高定损精准度、理赔效率及专业服务水平,提升农户满意度。”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提升农业保险精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为广大农户提供更高效的保险服务。 ”
省保险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保险需久久为功,要不断加大政策的宣导力度,增强农户防范意识。保险机构要在产品宣传方面,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对于免赔等事宜作重点说明,也要加强防灾防损服务,在日常农业活动当中,培训农户对可预见的各类灾害事件做好风险防范。
我省明确,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实现农业保险提档升级,扩展发挥保险在融资增信等方面作用,计划用3年至5年的时间,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激发农业保险市场活力,推动形成分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与政策体系,助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何珂)
金秋十月,淮河两岸,秋收秋种正忙。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玉米和大豆。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勇于尝鲜的他种植了近1300亩。4行玉米、6行大豆间作套种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9月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论坛聚焦“合格 ...
英雄模范人物是国人心目中民族精神的托举者和时代价值的实践者,讲述英雄故事是对国家民族集体记忆与文化心理的积极判断与响亮召唤。讲好英雄故事,营造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能够激励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 ...
新华社合肥2月11日电 做好农资调剂调运,支持农民备种备肥;开展农机维护保养工作,满足小麦、油菜春管使用需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将服务送到田间……记者近日深入安徽省春管一线看到,勤劳的人们正在忙碌着, ...
图①:普救寺外景。陈春明摄图②:永济市地理位置示意图。鹳雀楼外观。陈春明摄城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家喻户晓。鹳雀楼在哪里?山西运城永济市。刚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采平)一天没住过的精装修房,却因三角阀破裂导致全屋泡水,造成损失十几万元,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近日,湖北武汉消费者刘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因为开发商武汉恒大都市房地产开发 ...